白丝窝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教室里,彩砂在孩子们指尖流转,铝丝勾勒出灵动线条。这是 2023 年暑期以来村里的独特风景 ——掐丝彩砂画这门古老非遗,以常态化学习走进生活,更借寒暑假 “小小传承人” 培训,让文化种子在少年心中扎根。
“掐丝起源于波斯,经丝绸之路传播,辽代已在我国盛行。” 谢学华老师手持氧化铝丝讲解,“咱们用氧化铝丝和天然彩砂在板上创作,先以铝丝勾轮廓,再注入彩砂。彩砂经白乳胶和水调配浸泡,晾干后便固定在铝丝与板之间。”
孩子们细看成品,彩砂在光下晶莹闪烁。“它兼具工笔画的精巧、油画的质感与水彩画的空灵。” 老师的话让孩子们更直观感受其美。
实践环节最是热闹。谢学华演示掐丝核心步骤:按拓印花纹弯折金属丝,粘于画板;再教捋直铝丝、点涂粘丝胶,以及 “点蓝” 技巧——按比例调彩砂后细心填涂。
“家长和孩子组成一组,慢慢来。” 在鼓励声中,孩子们分工协作,有的涂粘丝胶,有的用刮刀将彩砂填入铝丝缝隙。指尖专注藏着对技艺的敬畏,细微动作里是少年与千年非遗的对话。
活动尾声,大家走进谢学华的非遗工作室。满室作品从花鸟到山水,件件凝聚匠心。众人驻足观赏,在光影中感受非遗魅力,更懂 “传承” 之重。
2023 年暑期至今,实践站不仅形成掐丝彩砂画常态化学习机制,更在完善传承人制度,寒暑假 “小小传承人” 培训便是生动实践。非遗新课堂让孩子们学会制作技巧,更在创作中增进兴趣。
非遗的生命力在于代代相传。当少年指尖触碰古老铜丝与彩砂,当传统技艺融入日常,白丝窝村正以朴实方式守护文化根脉,让掐丝彩砂画这颗非遗明珠在乡村绽放光彩。(稿源:文明宝坻微信公众号)